国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

践行ESG离不开资金的支持,如何更好推动ESG原则在投资实践中应用?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3-26



   金融机构作为联通社会资金与实体产业的桥梁,应发挥好引导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积极作用,在重大战略、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融资的支持,做好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。

  在国内资产管理机构中,已开始强化对绿色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评估能力,应用ESG评价等工具持续完善投资流程。在借鉴国际标准和实践的基础上,国内资管机构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点,基于本土可持续发展政策和标准体系,构建中国特色ESG和环境评价体系是践行可持续投资的关键一环。

  在评估和量化环境风险和机遇时,首先是对数据来源进行扩展。介于环境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较为分散、非结构化、数据发布高频,可借助金融科技扩展数据覆盖范围并提升处理效率。嘉实环境评价体系的搭建,就是借助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补充另类数据来源,除公司主动ESG信息披露外,从上千个政府和监管信息发布平台、新闻媒体、公益组织、行业协会等更广泛的渠道获取相关信息,再进行深度清洗、加工和挖掘,形成覆盖全市场的海量环境基础数据库。在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上,嘉实基金的经验是,参照国际国内相关环境及行业标准、因子库等搭建环境评价模型,并基于不同行业的环境外部性程度、风险暴露水平、数据覆盖程度等,提升环境评价在行业、区域、个体层面的适用度和评价的颗粒度。嘉实环境评价体系中设置了环境风险暴露、污染治理、自然资源和生态保护、地理环境风险暴露、气候变化、自然资源利用、污染物排放、循环和绿色经济、环境违规事件等本土化指标和评价标准,并不断迭代和优化,致力于为本土绿色和环境投融资提供高质量评价参考。